第22章 1982_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
笔趣阁 >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> 第22章 1982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2章 1982

  徐县长没有想到赵舒城在这里等着自己,愣了一下之后,犹豫着问道:“非得用外汇采购吗?”

  赵舒城点点头,说道:“这次去广交会之后,我了解了一下现在的毛纺设备,咱们国内的设备跟国外的设备,其中有很大的差距。”

  说着赵舒城叹了口气,说道:“其实我知道,就算是广交会上看到的设备,其实也不是国外最先进的,只不过是他们已经有些落后的产品,就这样我们也比不上。”

  “如果我们想要办毛纺厂的话,就要采用最好的设备,这样在国际上有竞争力。但是我们却没办法拿到最先进的设备,二手的设备也只能让我们拿到低一级的订单罢了。”

  徐县长听到后也忍不住叹了口气,说道: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,我们落后他们太多了,只能一步步的追赶。”

  赵舒城笑着说道:“所以我们不能从最落后的机器开始追赶,反而要从次一级的产品开始追赶,这样还能有赶上来的希望。我的想法是可以采购一批设备,一边生产一边研发新设备,在这套设备的基础上,尽可能的提高毛纺产品的质量,争取赶上国际上最先进的水平,就算是不能掌握定价权,也不能成为他们低价倾销的地方。”

  徐县长看着眼前野心勃勃的赵舒城,说道:“研制新设备,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,你们小雷家并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条件……”

  其实他没好意思说,小雷家大学生都没有几个,都是一些农民,怎么可能去研制国际上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呢。

  赵舒城当然知道他的想法,但是村里人不懂没关系,赵舒城自己懂就可以了。要知道赵舒城可是在很多世界里面穿越,就算是没有从事过毛纺厂生意或者设备研发,却也看过很多的书。

  现在看着先进的设备,在千禧年之后,早就已经成为被淘汰的设备,所以早就可以在一些机械书籍里面可以看到详细的情况,根据现有的设备调整一下,就差不多能达到差不多的水准。

  但是赵舒城不可能真的凭空掌握这些知识,所以那些二手设备,就是赵舒城找到的最好的借口。

  徐县长却还有些迟疑,说到:“非要弄毛纺厂吗?你们自己的养殖场规模不足以支撑一个厂子吧?何况你们现在跟魔都的企业达成合作,应该也不用担心销路的问题才对。”

  赵舒城笑着说道:“徐县长,我们这也是未雨绸缪,毕竟现在兔毛价格还可以,未来什么情况却并不清楚,而且定价权掌握在毛纺厂的手里,说不定哪天就价格骤降,村里人可不一定能接受。何况兔毛只是初级农产品,加工后的价格却不一样。简单来说吧,兔毛一斤几十块看着多,但是如果加工成衣服,少说一百块,要是加工成工艺品,更是少则几百,多则几千。这里面的利润太大了,我们小雷家可不能放弃。”

  “好吧,关于这个问题,我回去开会讨论一下,如果没有问题,到时候我通知你,让商务部那边帮着采购设备。”

  “多谢徐县长了。”

  徐县长笑着说道:‘我应该谢谢你才对,一般人如果取得了这样的成果,早就开心的不行了,反而是你这么有危机意识,不错,不错。’

  赵舒城说道:“这都是应该的,我们不同于县里的企业或者国企,我们是村办企业,任何的风险都对我们是毁灭性的打击,不由得我们不慎重。所以我们小雷家要抓住每一次机会,让自己更加强大,能够多抵御一些风险,从而争取活下来。其实说起来,我还要感谢我们现在还处于计划内经济跟计划外经济的时期,让我们小雷家还有发展的机会。如果真的是处于市场经济的时候,可能我们小雷家这样的小企业,早就被那些大公司直接吞并了。到时候还能不能活下去,都是一个问题。”

  “你至于这么悲观嘛?”

  赵舒城笑了笑没有回答,毕竟徐县长肯定不会想到,等真的市场经济时代,很多知名企业就要面临外部竞争,一个个被打着合资幌子的外企吞并,最后消失在大众视野中。

  赵舒城可不希望小雷家也走上这条路,因为他很清楚,到时候小雷家不光是没有任何发展,甚至村里人能依靠的也只是村里的几口薄田。所以他要想尽一切办法,让小雷家走的更快一点,体量更大一些,才能在以后从容面对外面的风雨。

  徐县长忽然想到什么,对着赵舒城说道:“东宝,之前我在县上的时候就听人说,你们建筑队跟村办企业,都要求预付款,甚至占据订单金额的一半,对于其他企业跟个人来说压力很大,说你们小雷家钻到钱眼里,你到底是怎么想的?”

  赵舒城犹豫了一下,说道:“书记,也就是您问,要不然打死我都不会说出来。”

  徐县长看到赵舒城这样子,顿时严肃起来,说道:“你是不是察觉到什么问题了?”

  赵舒城点点头,说道:“不错,其实我一开始也没有想要这样做,毕竟这样做会拒绝很多的客户。但是上次因为钢筋水泥的缘故,我去省城寻找货源的时候跟钢筋厂的厂长聊天。”

  “他们的钢筋虽然现在是紧缺物资,却有一大部分的款项没办法及时收回,所以只能一边欠债,一边生产,而别的企业也欠着他们的债务,让他们有些烦恼。”

  “虽然这样的情况只是一小部分,但是却给小雷家敲响了警钟,毕竟小雷家可不能跟钢筋厂比。他们没钱了,可以跟上级或者银行贷款,不会让他们活不下去。但是小雷家如果欠下债务,却很难贷款,甚至没办法申请县里的帮助。”

  徐县长听到后有些脸红,说道:“东宝,我知道你是在怪我,上次检查组来的时候没有帮助小雷家,但是我也有我的困难。”

  “虽然国家在不断的推进改革发展,但是我没想到,新旧势力在地方上有这么大的碰撞,顽固派态度坚定冥顽不灵,下面阻力很大,我提出的任何东西,都是孤掌难鸣,小雷家也憋屈了这么久。”

  说着徐县长看着赵舒城,问道:“雷东宝,你老实告诉我,你有没有怕过?”

  赵舒城笑着说道:“徐县长,我一点都不怕,我问心无愧,经得住任何的调查。而且我也不是责怪您,其实小雷家就是村办企业,肯定要靠着自己闯出去。如果我们依靠县里这次挺过去了,但是下次遇到竞争,难道还要依靠县里?如果下次是跟外县市的企业竞争,甚至外省的竞争,难道我们要一级级的去找政府帮忙?要是遇到外资企业的竞争,难道也要去找政府帮忙吗?每个人的路都是要自己走的,别人帮你是情分,不帮是本分,只有自己闯出来,才能面对外面的风风雨雨,而不是只是温室里的花朵,不能走到外面去。”

  徐县长一拍大腿,说道:“东宝,你这话说的太对了,我们现在的很多企业就是温室的花朵,一点竞争力都没有,这样下去是不行的。”

  赵舒城点点头,笑着说道:“我觉得也是,徐县长,说句不客气的话,这次是我们小雷家主动讲和,要不然县砖瓦厂跟收购站那边,肯定要倒闭。但是我们因为在同一个县市不可能做的这么绝,但是他们自己不想办法改变的话,未来面对外面的竞争,我很担心他们能不能坚持下去,到时候难道还要跟别人讲和?人家如果不愿意,他们怎么办?”

  徐县长听到后叹了口气,其实他知道这个问题不光是县里的企业存在,很多大型的企业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。现在情况还不严重,但是如果不能找到解决办法,面对外面的企业竞争,这些企业迟早都会成为累赘,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。

  他也在寻求解决的办法,却也不敢贸然改变,而小雷家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算是一块实验田,给他提供了不少解决问题的思路。

  小雷家被县里面评为先进,成了改革的先行者。短短三年的时间,不光是摆脱了多年的贫困,甚至人均几千块,都住进了楼房,成为全县数得着的富裕村子。

  新年到了,为了庆祝小雷家过上好日子,赵舒城不光是给村里人发了分红,还邀请来戏班子给村里唱戏,还放了很多鞭炮。

  小雷家的毛纺厂开始动工修建,机器设备也已经跟国外的厂家商量好,等过完年就发过来,准备年后调试一下后就开工。

  转眼间,小雷家的毛纺厂开工,因为一开始没有太多的订单,所以是村里出钱收购兔毛,然后送到毛纺厂加工。

  这一笔笔的大钱花出去,却没有看到多少收益,让小雷家的村民心疼的不行,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后骂赵舒城的十八辈祖宗,也有不少人煽风点火,举报信县里也接到了不少。

  不过这一切都没有让赵舒城动摇,反而是盯着毛纺厂加班加点的干活,生产出来的毛纺产品就堆积在毛纺厂的库房里面。

  等新一届的广交会开幕的时候,赵舒城再次带着村民,背着小雷家的竹编产品跟毛纺产品去参展。

  竹编产品的订单情况还好一些,但是毛纺产品却差强人意,毕竟赵舒城他们的价格比同类产品价格高,竞争力真的不是很大。

  不过也不是没有人要,尤其是一些知道小雷家产品的企业,看到毛纺产品跟竹编一样都有小雷家的专属品牌之后,还是跟着订购了一部分。

  赵舒城这次没有在广交会到处乱逛,每天都跟村里人在展台这边,跟来洽谈生意的外国人介绍小雷家的产品,尤其是着重讲解小雷家的品牌理念。

  功夫不负有心人,小雷家的品牌也算是打出去了,毛纺产品虽然不像是竹编产品一样受欢迎,但是起码小雷家一年的产量都以订单的形式卖出去了。

  那些在小雷家的人怎么想赵舒城不清楚,但是那些跟着赵舒城来到广交会的人,看到赵舒城一笔笔成交的订单,而且还是以比其他企业高不少的价格成交,多少有些佩服赵舒城。

  当广交会结束,汇总了这次的订单金额之后,他们都不再埋怨赵舒城花钱去弄什么毛纺厂,反而希望明年还有这么多的订单,甚至家里人多养一些兔子。

  回村之后,村里人听到这次成交的金额,对于赵舒城的埋怨都咽了下去,一个个激动的不行,都觉得今年可以多一点分红。

  转眼间,宋运辉就要毕业了,他们几个同窗都在为了各自的前途忙碌着。宋运辉听说全系统的龙头企业金州化工要来学校招工,而且今年还要引进一条先进的国外生产线,所以想要去见见世面。

  但是金州化工今年在他们学校只有一个招工名额,竞争十分激烈,尤其是宋运辉宿舍的虞山卿也要去考。对方可比宋运辉情商高多了,人情往来也很熟悉,所以想着办法跟金州化工的工作人员打好关系。

  宋运辉却没有这个想法,觉得自己的专业成绩连续四年排名第一,面试的时候也表现不错,甚至自己的教授还帮忙把毕业论文推荐给了金州化工的刘总工,名额稳稳拿在手里。、

  可惜结果却让宋运辉失望了,唯一的名额落在了虞山卿的手上,宋运辉因为错过了分配期限,所以只能被分配到老家那一直想要他的市化工厂。

  但是一心想要见世面的宋运辉怎么可能甘心回到老家,去那个又破又旧没什么发展前途的的化工厂。

  转眼间毕业了,同窗的舍友们一个个收拾东西离开,宋运辉却坚持留在学校,就是为了等待那个不可能的万一。

  赵舒城这边可顾不上宋运辉的事情,自从小雷家被评为先进之后,经常有各地的记者跟考察组来小雷家,赵舒城不得不出面去接待他们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clpr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cclpr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