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章 华夏四脚蛇,科普逃生小技巧!_赶山日常:被国宝拖家带口赖上
笔趣阁 > 赶山日常:被国宝拖家带口赖上 > 第175章 华夏四脚蛇,科普逃生小技巧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75章 华夏四脚蛇,科普逃生小技巧!

  【陈老爷又有什么新发现了?】

  【刚叉到价值不菲的珍贵松江四腮鲈,陈老爷不会又发现什么值钱的东西了吧?!】

  【柠檬树下柠檬果,柠檬树下你和我!】

  【大家发现没有?这十万大山越往深处,资源越丰富啊!】

  “哈哈。”

  “大家不要紧张,这次发现的并不是什么值钱的宝贝。”

  只见。

  陈北从溪水中捞起一个黑乎乎,长着四肢,还有一条长长尾巴的小东西,对着直播镜头展示了起来。

  【哇,好漂亮啊!】

  【这是什么小动物?从来没见过。】

  【它长的好奇怪啊,像蛇,但是又长了四条腿...】

  【好想养一只欸!】

  【这我认识,这不就是‘狗婆蛇’吗?小时候经常抓着玩!】

  看着陈北手中,那只萌萌哒的小动物。

  直播间中的网友们,都被其可爱的外表给萌到了,纷纷发出了惊呼声。

  甚至。

  还有一些女网友。

  在弹幕中表示,想要一只这么可爱的小动物当宠物。

  “我看到已经有农村长大的网友,认出这只小东西了。”

  陈北笑着为直播间的网友们解释道:

  “没错。”

  “这个小东西,就是华夏石龙子,农村又叫它山龙子、四脚蛇、猪婆蛇、山弹、泉龙等等...是一种蜥蜴,属于爬行动物。”

  “它的外形与蛇很相近,只是短了很多,还多长了4条腿。”

  “在春夏天气暖的时候,农村的朋友常常能在草丛以及小河附近,发现它正趴在某处悠闲的晒着太阳。”

  华夏石龙子!

  【小时候很怕这个!】

  【这么可爱,它咬不咬人?!】

  【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村娃,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,这玩意咬人。不过不疼,就像被小夹子夹到的感觉一样,无毒无害!】

  陈北看着弹幕,微微一笑说道:

  “大家不用怕。”

  “石龙子在一般情况下,是无法对人类造成伤害的。”

  “相信很多在农村长大的朋友,应该都有抓过石龙子。还会用绳子将它拴住,然后拽着长绳,像遛狗一样带着它到处跑。”

  直播间。

  许多农村长大的网友,都被陈北的话勾起了回忆。

  【哈哈哈,遛石龙子,满满的童年回忆啊!】

  【现在想想,那时候是真的调皮捣蛋!】

  【城里人表示羡慕,从来没见过石龙子!】

  【弹幕大军集体回忆杀!】

  突然。

  异变突生。

  “咔嚓!”

  伴随着一声脆响。

  石龙子的尾巴,应声而断,掉在了草地上。

  而断尾后的石龙子,则趁机挣脱了陈北的手掌,跳进溪水中快速游走,转眼便不见了踪影。

  【啊啊啊!!!】

  【完了,陈老爷把石龙子的尾巴弄断了!】

  【这样的话,石龙子应该活不久了吧?!】

  “大家误会了。”

  “刚才并不是我把它的尾巴弄断的,石龙子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性,那就是会断尾逃生。”

  “大家看。”

  陈北捡起地上那截断尾,展示在镜头前,说:

  “这就是石龙子逃生的手段!”

  “在遇到天敌捕捉时,石龙子便会自断尾巴,吸引天敌的注意力,自己则趁机逃走。”

  “大家放心。”

  “石龙子的尾巴拥有非常强大的再生能力,断尾后不久,便能重新长出一条新的尾巴来,完全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的。”

  听着陈北的讲解。

  直播间的网友们,都感觉十分新奇。

  【断尾逃生?跟壁虎一样!】

  【石龙子:看我壮士断腕!】

  【原来如此啊,涨姿势了!】

  【小家伙还有这么一招,真是太有趣了!】

  【这就是为什么作为一个城市长大的人,非常喜欢陈老爷直播的原因。放眼全网各种户外主播,只有陈老爷才能做到这么详细有趣的科普!】

  “好了,现在让我们来处理这条松江鲈吧。”

  陈北将手中的断尾轻轻放回草地,在溪边选择了一处开阔且平坦的草地。

  这里既方便处理鱼,也便于直播展示。

  菜花则趴在旁边,好奇的看着陈北的每一个动作,似乎也在学习如何处理这条美味的珍馐。

  “大家记住。”

  “刮鳞片时要从鱼尾向鱼头方向刮,这样不容易伤到鱼肉。大家自己在家中处理鱼类时,也要注意刮鳞的方向。”

  陈北用削铁如泥的陨铁刀,将松江鲈的鳞片仔细刮去。

  他动作娴熟。

  不一会儿,鱼身就变得光滑了。

  【专业!】

  【刮鳞片小技巧get√从鱼尾向鱼头刮,记住了!】

  【我说我自己在家刮鳞,怎么把鱼肉都弄烂了,我还以为是鱼的问题!】

  【陈老爷:我在大润发杀了三年鱼......】

  “将鱼鳞处理干净,接下来是处理鱼的腹部。”

  陈北小心翼翼的将鱼肚剖开,说:“松江鲈的大部分内脏都是不可食用的,都要扔掉,但我保留了鱼鳔和鱼肝,这两部分都是美味且营养丰富的!”

  陈北边说边处理。

  很快。

  内脏就处理完成了。

  陈北将鱼洗净,然后干脆利落的一刀切下,将整条松江鲈一分为二。

  “一半我打算用来做烤鱼,另一半则用来做刺身。”

  “还有鱼骨,也不能浪费,我要用来煲鱼汤。”

  陈北说道。

  闻言。

  网友们纷纷发送弹幕道:

  【烤鱼跟煲鱼汤我都能理解,刺身是什么鬼?!】

  【刺身我就知道金枪鱼跟三文鱼,这松江鲈是淡水鱼,也可以刺身?!】

  【淡水鱼刺身,陈老爷你不怕寄生虫吗?】

  【刺身,不是外国的吃法吗?陈老爷我建议你,还是按照咱们华夏的传统烹饪方法,来烹饪这条松江鲈吧!】

  “在这里,我要先纠正大家一个思维误区。”

  陈北看到某些弹幕,摇了摇头,反驳道:

  “我看到直播间很多网友都在说,鱼类刺身的发源地是外国,不是我们华夏的传统吃法。”

  “这一点,是非常错误的!”

  “关于鱼类刺身的吃法,是我们华夏最先发明的,古称鱼脍、脍或鲙。后传至小日子、泡菜半岛以及欧洲大陆等地。”

  “远在隋朝,就已经有正规的史料记载——:吴郡献松江鲈,炀帝曰:‘所谓金齑玉脍,东南佳味也’。金齑玉脍,说的就是生鱼片蘸着调料吃。松江鲈鱼肉洁白如玉,粟黄齑料色泽金黄,二者相蘸,美味加倍!”

  “就算是隋炀帝,也夸赞松江鲈刺身的美味!”

  “往近的说,我们华夏现在也有横县鱼生、客家鱼生、潮州鱼生、顺德鱼生等等着名的食用鱼生的地区...”

  “所以,吃刺身,咱们华夏才是其他国家的祖宗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clpr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cclpr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