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3章 旗帜鲜明_红楼:我是贾琏
笔趣阁 > 红楼:我是贾琏 > 第183章 旗帜鲜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3章 旗帜鲜明

  独自一人的时候,贾琏才露出满脸的惆怅。穿越多年,对于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还是了解的不够透彻,所以做很多事情,都会出现不可控的,朝着自己无奈的结局发展。

  说穿了,上辈子底层社会混久了,认知存在巨大的偏差。

  很多时候是这样的,真就是多做多错,少做少错,不做不错。

  还有一种可能,就是“挂”在发挥作用,总是朝着贾琏想不到的地方去发展。

  人就是这样,没有见识过的东西,往往不是智商能弥补的,更何况贾琏不是高智商。

  尤氏又来了一趟,这次没有久呆,就是将贾珍的意思说了一下,贾琏听罢只是苦笑摇头。

  尤氏还以为他看不上贾珍,便安抚一句:“男人在外面立不住,谈何家族门楣。”

  言下之意,贾家已经混到要借王家势力的地步了,你以后有的是受累的时候。

  小门小户出身的尤氏最懂现实,否则也干不出看着两个妹妹乱来而不管的事情。

  桂香进来的时候,尤氏放下东西走了,没等安生一会,贾蓉又窜了进来。

  手舞足蹈的一通喊:“痛快,真是太痛快了。”

  贾琏对此沉默以对,没法告诉贾蓉,【我是选择了站队皇帝,但没打算当先锋。】

  事情的结果是贾琏被动的站在了风口上,这是何等的窝草。

  贾蓉说起了卷烟买卖,薛家那边非常的配合,按照要求准备了足够的烟叶,生产的地方也安排妥当,现在就是招人培训,准备批量生产。卷烟机那边,贾蓉也全部接手,他现在干净很足,就等着开始卖货发财了。

  贾琏看了他的计划书,总体还算合格,这厮在经商上确实有天赋。

  随意点拨几句后,贾琏便打发了贾蓉。

  对于事态发展不再抱有希望的贾琏,安心在家呆着,每日花大量的时间阅读,看报纸,听取最新的消息后,汇总起来分析。科学的方法论,真的能指导人的工作。

  事态的发展分两条线,贾琏遇刺案的进展,随着为首的梅举人死全家后陷入了僵局。

  福利来牙行的按键如出一辙,三位掌柜如同人间蒸发了,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,他们的家人也都不见了。也许,这几十口人已经被埋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。

  小忠义亲王被叫去了西山皇家庄园,理由是陪太上皇避暑。

  更离谱的事情还是发生了,一场大火之后,福利来牙行的账本,全都烧了个干净。

  当夜值班的龙禁尉没有任何反应,火场里找到八具尸体。

  所有线索在最快的时间被掐断了,案子没法继续往下查。

  贾琏将所有消息汇总后得出的结论,夏守忠要恨死戴权了。

  被抓的一百多个举人,最终处理结果是礼部革掉他们的功名。国子监的监生们全都退学回家,以后没法走科举这条路了。

  素来效率低下的三堂会审,此番案件的处置格外的高效。前后不到十天,案子就处理完了。从内阁到六部九卿,上下一心,紧密配合,以最快的速度了结了案子。

  承辉帝拿到处理结果后,一个字的意见都没说,提笔在报告上签字同意并用印。

  这场因贾琏而起的斗争,就结局而言,承辉帝得了实惠,只是不多。

  几位内阁大臣的请罪折子,承辉帝没有留中不发,而是直接批复:内阁负责大方向,具体问题的责任,算不到内阁的头上。也就是说,没有所谓的把柄留在皇帝的手里。

  从这个举动看,内阁大臣们嘴上谢恩,心里也是诚恳的。

  面对这么一个好机会,皇帝选择了轻轻放下,称的上坦荡之君。

  稍微有点京官经历的,都能看的出来,类似的折子,太上皇和承辉帝的处理截然不同。太上皇当政期间,这一类的情况往往选择留中不发,这样他的余地更大一些。

  这段时间贾琏最大的收获,就是落了个官场灾星的名号。

  贾琏本该是继续观政的,结果提前放假了,真是令人哭笑不得。

  从这件事情,贾琏再次做出了点小小的总结,权利斗争在高层之间,尽量不会摊牌。类似福利来牙行的案子就是这样,果断的掐断线索后,一切就都结束了。

  承辉帝也好,贾琏也罢,心里都有个大概的方向。

  从结果上看,承辉帝这边算是小胜一局,上一次太上皇借着清欠案子,将承辉帝压一头的局面,现在基本赔进去了。双方又处在一个微妙平衡的局面。

  七月初七,贾琏“坐牢”结束的日子。

  事先谁也没想到,贾琏真的就是在家呆着,真是太自觉了。

  已经很久没上班的贾琏,突然有点不适应了,收拾完毕之后,兴冲冲的出门去了工部。

  到地方却被门子拦着道:“贾大人,今个儿是女儿节,也是休沐日。您再晚来一会,小的都走了。对了,工部新来的尚书大人给您办好了观政鉴定,让小的见了您直接转交。”

  门子从里头拿出一个文件袋来,贾琏接过之后有点尴尬,居然忘记了假期。

  “新尚书是郭大人吧?”贾琏有意无意的问一句,门子顿了顿:“与小人无关。”

  打开信封看了看,里面有承辉帝开出的鉴定,还有郭尚书开出的鉴定,都是【上优】的评价。结果并没有太多意外,从门子的态度看,郭大人一定仔细交代过,绝对不许贾琏再以观政的身份进入总部。另外还夹带着一份文件,【研发处】这个部门被划归内务府,贾琏头上顶着一个内务府【研发处】主事的衔。

  真就是为了怕招灾,工部当初放弃了与内务府争夺【研发处】。

  等休沐日过了,贾琏想去哪观政,那就是贾琏自己的事情了,反正半年的观政期,已经过去两个月了。相信其他部门已经在做应对准备防患于未然了。

  贾琏拿着文件袋,很是惆怅的感慨:“出了事情都怪我咯?哪次是我挑的事?”

  这些日子一直负责传递信息的柱子,在一旁接了一句:“爷,换成别人遇见您的事情,怕是一点浪花都不会有。”

  贾琏听了再次沉默,是啊,如果是个普通人,真就不会激起任何动静。

  “既然出门了,今天便好好玩玩。”贾琏打算出去玩一天的计划,立刻被身后的家将拦住了,拽着缰绳道:“爷,人多的地方,您可真不方便去。”

  回头看看身后家将人数增加到十人,贾琏决定体谅一下大家。

  实际上人数是二十人,分两班,单双日值班,确保贾琏出门,身边至少带十个家将。

  为了这个排班的资格,家将们私下里做了一场,分出了胜负,优胜者才有资格。

  没法子,上次福利来事件,家将们得了五回赏赐,先是贾母赏了一次,接着贾敏也赏了一次,贾琏倒是没赏,用的是劳务费的名义发钱,贾赦也跟着赏了一次,最后是东府的贾珍,也跟着赏了一回。真就是每个人至少进项五十两。

  贾珍的事情也有了个说法,素来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龙禁尉,居然派人给贾珍送来三万两银票。简直就是出了奇迹,贾珍都不敢奢望能捞回点本钱,没想到龙禁尉给送来了。

  一番假意推辞后,人家给的借口很合理,偌大的牙行,龙禁尉几乎是一口吃下了。地窖里的藏银就有五十万两,全都搬回内库去了。剩下的其他物件,一通发卖,内务府出了五十万两,整体买下了牙行的人手和产业。就这都算是贱卖的。

  所以,龙禁尉拿出三万两来给贾珍,算不得大事。其实不给也没事,没人敢找龙禁尉要钱。但夏守忠坚持要给这个钱,贾珍也只好收下了。随后拿出一万两,让尤氏送给贾琏。

  贾琏只收了五千两,剩下一半让尤氏收着当私房钱。

 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,谁都知道是小忠义亲王的产业,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,一直没人去动福利来牙行。产业最后落到了内务府手里,这个就很灵活。

  回去的路上,贾琏被夏同学拦住了,请他上去家中一叙。

  对此贾琏很是感慨:“也就是你了,不嫌我这个人晦气。”

  夏同学笑嘻嘻的请贾琏入座后才回话:“谁敢说您晦气,那一定是他的问题,跟您半点关系都不沾边。至于我啊,自打您认了我这个朋友,不但没晦气反而一直走运呢。我叔叔那边,也让我带个话,说是谢谢您,要不是您啊,他也没借口清洗龙禁尉。”

  贾琏笑道:“如此,恭贺夏公了。”

  夏同学低声道:“非但是我叔叔得了便宜,即便是裘公公,也借着机会清洗了宫里一些老人,事涉谋逆,外面再怎么风平浪静的,宫里注定血雨腥风。”说到此处,夏同学再次压低了声音道:“那位,才是最大的获利者。”

  贾琏听了心头一惊,没想到夏同学能说出这个话,这真是拿自己当朋友,不然谁敢轻易评价皇帝,何况他是夏守忠的关系,铁杆的帝党。

  “夏兄,慎言。”贾琏一脸肃然,夏同学自然能体会到贾琏的意思,笑了笑,没说啥。

  贾琏低头沉思一番,结合之前收集到的信息,得出了一个大概的轮廓。

  “接二连三的死人,如此的明目张胆,就不怕今后遭到清算?”

  夏同学解释道:“哪里还顾得上呢?断尾求生而已。这事吧,您是最大的变数。”

  贾琏陷入了沉默,逐渐的整理清楚那些看不见的脉络。

  “投降输一半么?”

  “意思差不多就这样,也就是西山皇庄里那位健在,不然无法善终。我叔叔说了,您一定能体谅圣人的难处。”夏同学果然是肩负责任来的,带出了这么一句话。

  如果是提前知道斗争的结果,贾琏自然是很可能摇摆的,承辉帝不可能不担心。毕竟四大家族为一个利益体,关系盘根错节,在本朝有很大的影响力。即便贾赦这一代不行了,一门双公的底蕴在,他们的选择对于这场两代帝王之间的较量,分量很足。皇帝的担心在任何人看来,都不是多余的。

  “高看贾某了。”贾琏不咸不淡的回一句,总不能一点脾气都没有,毕竟才十六岁。

  “可不敢妄自菲薄,今日之贾兄,近可以影响张相,远则可影响王太尉。”

  夏同学也算是推心置腹了,一般这种事情点到为止,他是把话说透了。

  如果因为贾琏的气不顺,做出了相反的选择,那真就叫得不偿失了。

  好在贾琏一贯打造的人设就是铁杆的谁当皇帝支持谁,承辉帝也是多有宠信,误会出现的可能性不大,承辉帝只是没必要冒险,让人来解释一下,又不损失什么。

  谢绝了夏同学的留饭,贾琏选择去张家,大摇大摆的直接进去,门口不带拦一下,无须通报,门子还要陪着笑脸。

  还是有下人先走一步,飞奔之内通报的,贾琏绕回廊过二门时,张吴氏已经等在垂花门。

  “今天是怎么了?”贾琏一串疾步上前,赶紧行礼:“见过师娘。”

  “老师担心你心气不顺,让我这做师娘的迎一迎,安抚一二。他啊,就是欺负你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,才有这么一出,提前堵你的嘴呢。”张吴氏一番话说的发自肺腑的诚恳。

  贾琏看着张吴氏,心头一股暖流,残留的一丝丝压抑烟消云散。

  “老师师娘待我,亲儿子也不如也。”贾琏说着很自然的流泪,扭头擦了擦。

  张吴氏见状,心道,廷恩看人果然很准,琏哥儿是个重情义的,我先来见一面,效果最佳。伸手摸摸贾琏的脑袋:“傻孩子,你和老师早绑在一起了,以命相托的情分。”

  说真话,才是最能打动人的,片汤话说的再多,也就是耳旁风。

  张家夫妇以诚相待,贾琏深受感动。

  入内进书房见了张廷恩,贾琏见礼后上前,垂手而立,摆出聆听教训的姿态。

  张廷恩见他不骄不躁,很是满意的点点头:“事先鲁莽了一点,造成的轰动也不小。整个过程陛下受了点气,但结果很好。这便是天无二日的道理。”

  贾琏这些日子也想清楚了,上前非常果断的表态:“毒箭都没能除掉我,大概是他们最大的漏算了。今后应该不会再行类似的举动,再搞也是无用功。所以,陛下那边不可再像往日一般轻易出宫了,老师得盯着一点。”

  得到这个旗帜鲜明的表态后,张廷恩面露欣慰之色道:“昨日陛下还说,应有双喜临门,圣明无过陛下者,诚如是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clpr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cclpr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